公司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天木生物荣膺中国藻业大会“技术革新奖”:以创新驱动藻类产业绿色未来!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3-29 访问量:48
      技术只有融入产业才有生命力!
      2025年3月27-28日,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十一届产学研大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

天木生物凭借其自主研发的高通量菌种选育平台,从众多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斩获大会“技术革新奖”。这一奖项是对天木生物研发实力、产品实力、创新创制能力的认可,同样意味着我国藻类产业在菌种开发与工业化应用领域迈入新的阶段!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09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26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32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41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47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52


天木生物展位人气爆棚:技术引力场点燃中国藻业大会
热点话题
一、天木生物能为微藻行业发展提供哪些高效的自动化装备?
1. 非理性突变库构建装备

ARTP系列装备,基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建立性状丰富的非理性突变库,为藻类的功能开发和性状改造提供重要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58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01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04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07

非理性突变库构建

2. 突变库的高通量筛选装备

基于微升及皮升级液滴体系和微流控技术结合,实现突变库的高通量筛选,分选方式温和细胞活性好,试剂耗材消耗大幅降低,筛选效率及准确度大幅提高。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10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13


突变库的高通量筛选装备

3. 微藻生产性能提升装备

基于适应性进化和微流控技术结合,将目标微藻进行底物、产物、温度、氧分压和化学物质等的驯化,获取性状稳定,性能提升更适用于工业生产的微藻。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17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20


微藻生产性能提升装备

二、天木能为客户提供哪些CRO服务包括哪些内容?流程是什么?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24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28

应用案例介绍

【案例1】ARTP成功助力叶绿素缺陷型小球藻的选育


华南理工大学魏东教授团队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的一篇文章:Breeding a novel chlorophyll-deficient mutant of Auxenochlorella pyrenoidosa for high-quality protein production by 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mutagenesis。本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ARTP),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始菌株,通过多轮ARTP诱变和筛选,培育出蛋白质含量、质量和产量较高的叶绿素缺乏突变体,这样的微藻在生产未来食品蛋白的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案例2】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二十二碳六烯酸裂殖壶藻藻株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前期利用ARTP诱变获得金黄色蛋白核小球藻A4-1为出发藻株,进行新一轮的ARTP诱变,辐照15秒后,转移至摇瓶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稀释至OD450nm值为0.6-0.8,转移至MMC系统进行进一步培养。 在MMC体系中,初始生成50个液滴,每一代运行时间在24-46小时,实时检测液滴在450 nm处的吸光值,表征藻株生长情况。经过三轮培养,筛选出长势好的液滴(第28号液滴)。整个实验流程仅耗时116小时,相较于传统平板体系有着较大的提升,选取其中4株(MMC-1、7、8和11)生长速率或者生物量浓度较高的进行后续的分析,最终MMC-8突变体显示出了最高的蛋白质含量(63.26%干重)和低的淀粉含量(8.59%干重),比出发藻株A4-1分别增加了40.11%和减少了56.24%。


【案例3】实战经验丨BODS助力嗜硫原始红藻的高密度发酵

本案例采用7 L生物反应器进行嗜硫原始红藻培养,培养过程中与天木生物自主开发的生物培养过程在线检测仪(BODS)联用,对生物反应器进行全自动在线取样、处理、检测和留样,并通过反馈控制补料泵及时调节,实现底物的精确流加,为嗜硫原始红藻的高密度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次实验比同期摇瓶(残糖耗尽时补糖至5 g/L)的实验产量OD680值提高了136%(摇瓶OD680值36.13),细胞干重提高了2.3倍(摇瓶细胞干重为20 g/L)。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36









      技术只有融入产业才有生命力!
      2025年3月27-28日,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十一届产学研大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

天木生物凭借其自主研发的高通量菌种选育平台,从众多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斩获大会“技术革新奖”。这一奖项是对天木生物研发实力、产品实力、创新创制能力的认可,同样意味着我国藻类产业在菌种开发与工业化应用领域迈入新的阶段!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09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26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32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41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47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52


天木生物展位人气爆棚:技术引力场点燃中国藻业大会
热点话题
一、天木生物能为微藻行业发展提供哪些高效的自动化装备?
1. 非理性突变库构建装备

ARTP系列装备,基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建立性状丰富的非理性突变库,为藻类的功能开发和性状改造提供重要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158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01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04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07

非理性突变库构建

2. 突变库的高通量筛选装备

基于微升及皮升级液滴体系和微流控技术结合,实现突变库的高通量筛选,分选方式温和细胞活性好,试剂耗材消耗大幅降低,筛选效率及准确度大幅提高。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10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13


突变库的高通量筛选装备

3. 微藻生产性能提升装备

基于适应性进化和微流控技术结合,将目标微藻进行底物、产物、温度、氧分压和化学物质等的驯化,获取性状稳定,性能提升更适用于工业生产的微藻。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17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20


微藻生产性能提升装备

二、天木能为客户提供哪些CRO服务包括哪些内容?流程是什么?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24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28

应用案例介绍

【案例1】ARTP成功助力叶绿素缺陷型小球藻的选育


华南理工大学魏东教授团队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的一篇文章:Breeding a novel chlorophyll-deficient mutant of Auxenochlorella pyrenoidosa for high-quality protein production by 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mutagenesis。本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ARTP),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始菌株,通过多轮ARTP诱变和筛选,培育出蛋白质含量、质量和产量较高的叶绿素缺乏突变体,这样的微藻在生产未来食品蛋白的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案例2】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二十二碳六烯酸裂殖壶藻藻株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前期利用ARTP诱变获得金黄色蛋白核小球藻A4-1为出发藻株,进行新一轮的ARTP诱变,辐照15秒后,转移至摇瓶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稀释至OD450nm值为0.6-0.8,转移至MMC系统进行进一步培养。 在MMC体系中,初始生成50个液滴,每一代运行时间在24-46小时,实时检测液滴在450 nm处的吸光值,表征藻株生长情况。经过三轮培养,筛选出长势好的液滴(第28号液滴)。整个实验流程仅耗时116小时,相较于传统平板体系有着较大的提升,选取其中4株(MMC-1、7、8和11)生长速率或者生物量浓度较高的进行后续的分析,最终MMC-8突变体显示出了最高的蛋白质含量(63.26%干重)和低的淀粉含量(8.59%干重),比出发藻株A4-1分别增加了40.11%和减少了56.24%。


【案例3】实战经验丨BODS助力嗜硫原始红藻的高密度发酵

本案例采用7 L生物反应器进行嗜硫原始红藻培养,培养过程中与天木生物自主开发的生物培养过程在线检测仪(BODS)联用,对生物反应器进行全自动在线取样、处理、检测和留样,并通过反馈控制补料泵及时调节,实现底物的精确流加,为嗜硫原始红藻的高密度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次实验比同期摇瓶(残糖耗尽时补糖至5 g/L)的实验产量OD680值提高了136%(摇瓶OD680值36.13),细胞干重提高了2.3倍(摇瓶细胞干重为20 g/L)。

微信图片_20250522113236









Copyright 2022 © 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50728号-1    技术支持:无锡网站建设
请填写下方表单,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
感谢您的咨询,我们会尽快给您回复!